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问答知识 > 正文

【关于劳动的古诗】关于劳动的古诗有哪些?

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3-04-27 17:09 440

关于劳动的古诗

关于劳动的古诗有哪些?

      1.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
      ——宋代诗人翁卷的《乡村四月》

      2.莫嗔焙茶烟暗,却喜晒谷天晴。

      ——唐代诗人张继的《山家》

      3.园居知风月,野居知星霜。

      君看获稻时,粒粒脂膏香。

      ——清代诗人黄燮清的《秋日田家杂咏》

有关劳动的古诗词有哪些?谢谢!?

      憫農李紳

      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

      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收集赞美劳动的古诗,急需?

      五一劳动节,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,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一代代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,在享受美味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,献上最美的诗词,向美丽的劳动者致敬。

      传说在尧帝的时代,“天下太和,百姓无事”,老百姓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。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,一边悠闲地做着“击壤”的游戏,一边唱出了一首《击壤歌》:

      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

      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

      帝力于我何有哉!

      家喻户晓的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就是来自于远古的这首诗歌。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,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。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,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。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,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。古代的劳动者不只是很勤劳,还很满足,吃饱喝足就够了,并不羡慕锦衣玉食,也不羡慕高官厚禄。

      《诗经》国风中有一首欢快的劳动对歌《东门之池》:

      东门之池,可以沤麻。彼美淑姬,可与晤歌。

      东门之池,可以沤纻。彼美淑姬,可与晤语。

      东门之池,可以沤菅。彼美淑姬,可与晤言。

      长久浸泡的麻,从水中捞出,洗去泡出的浆液,剥离麻皮,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劳动。但是,在这艰苦的劳动中,小伙子能和自己钟爱的姑娘在一起,又说又唱,心情就大不一样了。男女搭配,干活不累,艰苦的劳动变成温馨的相聚,歌声充满欢乐之情。

      唐代的《过山农家》传神入微地展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,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。

      板桥人渡泉声,茅檐日午鸡鸣。

      莫嗔焙茶烟暗,却喜晒谷天晴。

      不由得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,每年春天清明前后都会摘下嫩绿的茶叶,在柴火灶上进行烘焙,那清香犹在鼻尖,秋天则会割稻晒谷子。

      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,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,进退两难。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,看到人皆有所归,唯独自己还在彷徨,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。所以诗人写下了一首《渭川田家》:

      斜光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。

      野老念牧童,倚杖候荆扉。

      雉雊麦苗秀,蚕眠桑叶稀。

      田夫荷锄立,相见语依依。

      即此羡闲逸,怅然吟式微。

      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劳动场景,但是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,在这黄昏时节,似乎都在思归。麦地里的野鸡在鸣叫;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,蚕儿开始吐丝作茧,营造自己的安乐窝,找到自己的归宿了。田野上,农夫们三三两两,扛着锄头下地归来,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,亲切絮语,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。

      前几首看着比较欢快,实际上劳作很辛苦,唐代崔道融的《田上》写了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劳耕作的情形:

      雨足高田白,披蓑半夜耕。

      人牛力俱尽,东方殊未明。

      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,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,为了抢种,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,半夜就来田里耕作。等到人和牛的力气都用尽的时候,天还远远没有亮。这只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。风雨里,半夜就去耕作,像牛一样出力,形象地揭示了在封建社会,尤其是在动乱年代,地方水利失修,农民靠“天”吃饭的事实,也是封建社会里的中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写照。

      初夏是一个忙碌的时节,王维的《新晴野望》就描绘了初夏的乡村景象:

      新晴原野旷,极目无氛垢。

      郭门临渡头,村树连溪口。

      白水明田外,碧峰出山后。

      农月无闲人,倾家事南亩。

      经过雨水的洗刷,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,显得特别明净清新;极目远眺,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。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,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。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。农忙季节没有悠闲的人,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。“农月无闲人,倾家事南亩。”虽然是没有具体写出有哪些劳动,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,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。

      五月是一个忙碌的季节,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、生活贫困写了一首《观刈麦》:

      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

      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

      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,

      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

      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,

      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

      复有贫妇人,抱子在其旁,

      右手秉遗穗,左臂悬敝筐。

      白居易写诗讲究的是老妇人都能看懂,这首也不例外,诗人不带任何夸张地、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。现在农村的劳动虽然也很辛苦,但都是自己的收获,一点也不用上交,很多平原地区都实现了机械化播种和收割,大大的降低了个人劳动强度。劳动者的付出都有比较满意的收获,都是自己的主人。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,我们崇尚劳动,向劳动人民表达最崇高的敬意!

有关劳动的古诗词有哪些?谢谢!?

      1、乡村四月(宋翁卷)

      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

      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
      2、锄禾(唐李绅)

      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
      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      3、蜂(唐罗隐)

      不论平地与山尖,无限风光尽被占。

      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?

      4、四时田园杂兴·其四十四(宋范成大)

      新筑场泥镜面平,家家打稻趁霜晴。

      笑歌声里轻雷动,一夜连枷响到明。

      5、观刈麦(唐白居易)

      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

      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

      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,

      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

      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,

      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

      复有贫妇人,抱子在其旁,

      右手秉遗穗,左臂悬敝筐。

      听其相顾言,闻者为悲伤。

      家田输税尽,拾此充饥肠。

      今我何功德?曾不事农桑。

      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,

      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。

      6、卖炭翁(唐白居易)

      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

      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

      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
      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

      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

      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

      翩翩两骑来是谁?黄衣使者白衫儿。

      手把文书口称敕,回车叱牛牵向北。

      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

      半匹红纱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

收集赞美劳动的古诗,急需?

      现代的五一劳动节,匠心精神被推崇,这是工业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。而回到古典诗词中,农耕社会时期,在大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,身体力行诠释着劳动之美!因为勤劳,所以生生不息。7首劳动诗词,致敬不凡的劳动精神。

      1、以太阳为参照

      这首先秦歌谣颇有《诗经》的风范。句式是四字句和七字句的组合,其中以四字句为主。

      在先秦时代,文字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能力还较弱,四言诗显得古朴而刚劲,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散发着原始的粗狂之美,先民对时间的感知来源于太阳轨迹的变化,以此作为劳作和休息的分界。

      “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”刻画了中华民族农耕社会蓬勃顽强的生命力,说明水源和粮食对繁衍生息有着重要作用。先民在劳动中创造了生的希望,才敢理直气壮对帝王视而不见,展现了难能可贵的乐观与自信。

      击壤歌

      先秦·佚名

      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

      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

      帝力于我何有哉。

      2、种田种成鬼样子

      其实我挺宠爱陶渊明的,读到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”时,常常为他感到焦虑,杂草比豆苗还要茂盛,很可能颗粒无收,想必日子很难熬吧。戴建业老师认为陶渊明糊弄农事,不得要领,把田种成个鬼样子。可见大家都很疼惜陶渊明!

      一个天生的诗人非要跟农田较劲,即使收成不好,却也不见其抱怨。这首诗广为流传的诗句是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,选择回归农村的陶渊明,却依然努力在陌生领域勤付出,有点笨拙,又有点可爱,他的诗意依然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打败,“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”,他对露水情有独钟,试图捕捉艰辛劳作中的诗情画意!

      归园田居·其三

      魏晋·陶渊明

      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

      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

      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

      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
      3、农家儿童懂农事

      平凡的农村男女,清晨出门耕耘,夜晚在灯下织布,夜以继日,靠着勤劳双手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焰火。

      而农家小孩在这种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熏陶下,自然熟悉各种农事,父母织布或播种时,小孩也常常在一旁玩耍,学习劳作的要领。而小孩子了解农事,亲近大地,将会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!

      夏日田园杂兴·其七

      宋·范成大

      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

      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

      4、不躬耕而惭愧

      白居易为何会因不种地而感到惭愧,发出感慨:“今我何功德,曾不事农桑”?因为他在五月农忙时节,亲眼看见了田家人的艰辛劳作而触动了柔软内心。

      “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”一开始,白居易也为翻滚的金黄麦浪而陶醉,很快欣赏美景的心情却被耕作的农人打碎,炎日炙烤下,男丁劳作,妇女携着幼童带来粗食,更有贫苦妇人拾稻穗充饥!然而老百姓如此勤劳除了交税,生活依然贫苦!反观自己不仅不参与劳作,还有俸禄,岁末还有剩余,无法不惭愧!

      观刈麦

      唐·白居易

      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

      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

      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,

      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

      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,

      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

      复有贫妇人,抱子在其旁,

      右手秉遗穗,左臂悬敝筐。

      听其相顾言,闻者为悲伤。

      家田输税尽,拾此充饥肠。

      今我何功德,曾不事农桑。

      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。

      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。

      5、黎明驱牛耕作

      这首诗讲述了田家耕作的艰辛很难被其他人了解。幼儿无法睡懒觉,只能半夜起床跟着父亲去耕作,而羸弱的老牛早已不堪重负,艰难地向前有着,生动诠释了“粒粒皆辛苦”。而享用粮食的人却认为谷物是自己从田地间生长出来的,忽视了起早贪黑耕耘的辛苦,伤了农人的心!

      农家

      唐·颜仁郁

      半夜呼儿趁晓耕,羸牛无力渐艰行。

      时人不识农家苦,将谓田中谷自生。

      6、插秧也充满哲理

      在诗人眼里,插稻秧也可以充满乐趣和哲理。“六根清净方成稻,后退原来是向前。”表明插稻要讲究技巧,需要和前后左右的稻苗对齐,还要掌握力气插得深一点让根系紧紧抓住泥土。插稻看起来是一项机械运动,但是急躁不得,需要用心和专注,只有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插秧,才能收获耕作的快乐,拥抱丰收的喜悦!

      插秧歌五代·契此

      手捏青苗种福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

      六根清净方成稻,后退原来是向前。

      7、农妇闲来看花

      下雨天农事暂且搁在一旁,适合放松一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!

      在农村中,农家妇女虽然要从事繁重劳作,但在这首诗中却展示了农妇的悠闲。雨中的村庄颇有些诗情画意“雨里鸡鸣一两家,竹溪村路板桥斜”。朦胧的雨幕中偶尔传来一两声鸡鸣,溪水流淌处的小路有些湿漉漉的,一切都被渲染成水墨画。农妇们彼此相邀去查看春蚕的长势,闲来无事便欣赏庭院中的栀子花,在雨水滋润下愈发娇艳欲滴!

      雨过山村

      唐·王建

      雨里鸡鸣一两家,竹溪村路板桥斜。

      妇姑相唤浴蚕去,闲看中庭栀子花

      生机勃勃的五月,适合努力劳动!

      勇敢付出,是为了迎来硕果累累。人生一世弹指一瞬,我们总该留下点痕迹。致敬勤劳的自己,致敬奋斗不止的民族!

      劳动创造无限可能,未来可期,风雨无阻!

新人999

新人999

TA很懒,啥都没写...

Powered By Z-BlogPHP,Theme By 天兴工作室123456